卢森堡3月6日发布消息称,EPPO意大利分部正领导代号为“Dragone”的行动,调查中国商品进口欧盟后的大规模逃税行为,包括关税和增值税。
目前,已有17人被捕调查,包括4名意大利人和13名华裔,相关款项、资产达7105万欧元被冻结。
据悉,此次行动中,意大利查获了一家由中国企业家组成的犯罪企业。
该企业在佛罗伦萨、普拉托和罗马建立了由29家空壳公司组成的走私网络,利用CP42(欧盟海关程序42)逃避关税和增值税。CP42允许从非欧盟国家进口货物到欧盟成员国,再出售给另一欧盟成员国公司时,推迟缴纳进口增值税。
经调查,该企业涉及多项税务罪行,运送的商品包括服装、鞋类、箱包和配饰。目前被捕的17人均为该组织成员。
EPPO表示,这些中国货物先在保加利亚、匈牙利和希腊清关,再运往意大利物流中心。纸面上,货物在多个虚假运营商间进行欧盟内部交易,并附有假发票。
EPPO还补充说,为避免被发现,涉案公司通常存在两年左右就会被新公司取代,以继续欺诈行为。
由于仍处于调查阶段,所有人员在意大利法庭宣判有罪前均推定无罪,因此案件未公布具体涉事企业和人员名称。
利用空壳公司逃税全球常见。虽无法确定此次事件是否会牵连国内企业,但值得注意的是,自2024年底意大利政府出台新VAT规定后,打击偷税漏税力度明显加大。
例如,今年2月,意大利检察机关对亚马逊展开税务欺诈调查,指控其逃税12亿欧元,并涉及帮助中国卖家逃避欧洲增值税。
税务稽查日益严格,对跨境企业而言,无论是货代、货主还是卖家,都应更加重视税务问题,避免因不合规行为陷入税务风险。
毕竟,赚钱要装进口袋里才算数。一味靠不合规方式牟利,最终只会为欧盟做贡献,白忙活一场。